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2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猛回头已百年身(1)

ph.w ph手记 2020-02-21

前言

“有一些故事,我们都知道结果,但却淡忘了过程。”

“在这个平庸的时代,让我们记忆一下百年前的那个有激情的时代,聊以自慰。”





引子

1894年(甲午年):与日本战,败。

1895年(乙未年):签马关条约+创建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

1896年(丙申年):签中俄密约+创建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

1897年(丁酉年):商务印书馆成立+创建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

1898年(戊戌年):戊戌变法+创建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

1900年(庚子年):与八国联军战,败。

1901年(辛丑年):签辛丑条约+庚子赔款。

1902年(壬寅年):创建山西大学堂(现山西大学)。

1905年(乙巳年):同盟会成立+创建复旦公学(现复旦大学)

1906年(丙午年):创建中国公学(现西南财经大学)

1911年(辛亥年):辛亥革命+创建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

1919年(己未年):五四运动+创建南开大学(现南开大学)。

 

 

正文

好,就从盛宣怀开始。


1.     盛宣怀,1844年出生,1919年时已离世3年。

“盛宣怀一生贪腐逐利,而无视道德原则,1911年盛宣怀任邮传部大臣期间,不顾全国人民反对而贸然下令铁路收归国有,引发四川保路运动,导致辛亥革命爆发。”

这是中学生课本上对盛宣怀的评价。

真实的盛宣怀在他的那个时代里当然可以称为一个杰出甚至伟大的人。

盛宣怀,江苏武进人,从小就很聪明,很聪明的盛宣怀,考试从来不中,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直到年过三十,岁过而立,绝望之下终于放弃科举之路。

他虽然考试不好,但他父亲有一个朋友叫李鸿章,并且李鸿章很喜欢他,于是他早早地入了李鸿章幕僚,跟着李鸿章搞起了洋务运动。

盛宣怀以“十个第一”史上留名,其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个第一大概应该是:创办中国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

在跟着李鸿章办了多年的洋务运动后,盛宣怀终于看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必要性。于是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后举国哀痛的情境下上奏光绪,建议设立一所新式学堂,不出十个工作日,光绪帝准奏,北洋大学堂正式创建,盛宣怀自任校长。

一年后,热衷办学的盛宣怀又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

五年后,南洋公学聘请了一个刚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出任经济特科班的总教习,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蔡元培。


2.     蔡元培,1868年出生,1919年时51岁。

浙江绍兴人,他有个小老乡叫周树人。

与盛宣怀不同,蔡元培的科举之路要顺利得多,16岁中秀才,21岁成举人,24岁点翰林, 26岁翰林院编修。

照这个路径下去,他应该是要成为一个保守的旧式知识分子,但谁也不会知道他最终却成为了一个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教育家。

1901年,在出任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时,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叫李叔同。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被委任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教育部任总长期间,他安排自己的小老乡周树人到教育部任职。

1916年,蔡元培48岁时,受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北大期间,先后亲自聘请陈独秀、李大钊、杨昌济、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人到北大任职。

在这些人中,最先聘请的应该是陈独秀,因为陈独秀当时的名气实在太大。


3.     陈独秀,1879年出生,1919年时40岁。

安徽人,早年求学于杭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回国后在浙江陆军学堂任教,后出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等职,再后来打过仗、蹲过监狱、流亡过海外,前半生过的乱七八糟,乱七八糟的生活让他声名远播。

36岁时,在上海创办了一个新式刊物《青年杂志》,几年后更名为《新青年》,这份杂志很快成为国内最受青年欢迎的杂志,陈独秀也一举成为青年一代的思想领袖。

蔡元培一入北大当校长,就即刻聘请比自己小十来岁但名气比自己大得多的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在自己创办并任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上,陈独秀多次撰文宣传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

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方刚血气不仅蔓延在北大的上空,还蔓延到了八大胡同的上空,八大胡同是当年北京城著名的红灯区,住着一批妓女。

在八大胡同,有一次他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被人抓住了把柄,被直接捅到了校长那里,作为校长的蔡元培虽然惜才,但为了平息事件,还是撤了他的文科学长的职。

一向清高的陈独秀很不爽,于是主动从北大辞职,携《新青年》南下上海,后至广州,继续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宣传新思想。

当陈独秀在上海自己创办《新青年》的时候,有一个比陈独秀小10岁的李姓年轻人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也宣传一些新思想新文化,历史上把两人并称为“南陈北李”,这位当时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叫李大钊。


4.     李大钊,1889年出生,1919年时30岁。

河北乐亭人,电影《风声》中的“原来吴大队长也是唐山乐亭人”的那个乐亭。

早年曾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被蔡元培聘请为北大图书馆馆长。

19195月,李大钊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此正式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在他当图书馆馆长时,有一天,学校里一个教伦理学的同事找到他,问他能不能帮忙在图书馆里安排一个杂工。

这个同事,叫杨昌济。


5.     杨昌济,1871年出生,1919年时48岁。

湖南长沙人,早年就读于岳麓书院,是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的学弟。

后留学英国,专攻哲学、伦理学。

回国后任于教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校、第四师范、第一师范等学校。

1918年,被蔡元培聘请,到北京大学任伦理学教授。

他到北大不久,他以前的一个学生也从湖南跑到北京,找到他问他能不能帮忙找个差事做,因为快没钱花了。

这是他很喜欢的一个学生,他是要帮忙的,他想了一下,教员的职位是不可能的,不过学校图书馆里应该可以谋个职位,于是他去找馆长李大钊说情。

这个学生叫毛泽东。


6.     毛泽东,1893年出生,1919年时26岁。

湖南湘潭人,农民家庭出身。

少时在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后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接受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观点熏陶。

辛亥革命爆发后,18岁的毛泽东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

当时在新军中,有一位比他大六岁的团长,后来成了他终生的战友——彼此对战的战友,而不是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位团长叫蒋介石。

青年的毛泽东非常地耐不住寂寞,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转换职业,又是自学又是求学又是当兵又是谋生又是写文章的,忙得不亦乐乎乐此不疲。

二十来岁的时候,也不在家好好干活,也不挣钱养家,也不攒钱买房子生孩子,天天吊儿郎当地到处蹭书读。听说定王台那里建了一个图书馆,于是每天步行好几里路到那里去看书,看得连和管理员都混熟了。

自学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一直自学也不行,于是考到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给自己找一些老师。

当时杨昌济刚回国,并恰好在这个学校当老师,于是毛泽东成了杨昌济的学生。

不久湖南四师与湖南一师合并,毛泽东被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

杨昌济慧眼识英才,一眼看出毛泽东这个农村出来的小伙子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眉宇之间自有一股英雄气,日后定有作为,于是专门对二十来岁的毛泽东进行了一番调查,对毛的出身、经历、品行写了一段详尽的记载,认为其“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毛泽东也非常尊敬和喜欢这个开明有新思想的老师,在杨昌济的推荐和指导下,毛泽东成为《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对陈独秀等人尤其崇拜,自己也曾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向该刊投稿并发表了一篇不咸不淡的文章,虽然那文章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但能在顶级刊物上发出文章还是让年轻的毛泽东兴奋不已。

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时,杨昌济被调到北大当老师去了。毛泽东又不好好在长沙找工作,反而从别人那里借了点钱跑到北京,又来投奔杨昌济。

在杨昌济的介绍下,李大钊给毛泽东安排了一个图书馆的助理员的职位,这是个可有可无的职位,纯粹是冲着杨昌济的面子设的,毛泽东于是开始每天在红楼第二阅览室管理报刊,不过工资还不算少:每月八块钱,对于北漂无业青年毛泽东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钱。

又有工资又有书看,这对毛泽东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事,比当年天天步行走到定王台图书馆借书看强多了。

就这样,毛泽东也算和北大结了缘,在这里他见到了很多久仰大名的大人物,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当然,也还有胡适。

适,适应性变化或适应性进化的“适”,此充满了近代科学气质的笔名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一个叫严复的人。


7.     严复,1854年出生,1919年时65岁。

福建侯官人,医生家庭出身,幼时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在这里的同学有邓世昌、刘步蟾等人。

后留学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回国后即入李鸿章幕僚,后长期担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即校长),在这里他有一个学生叫张伯苓。

不过他最重要的贡献不在海军,而在于他的几本译著。这些译著让他成为中国第一个系统引进西方思想的思想启蒙家。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流观点,坚持采用“体用一致”的观念。因而大量翻译西方理论著作,希望通过西方理论来改变国人观念。

他翻译的一些书至今仍是相关学科中的经典中的经典,有四本书应该是最有价值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即《进化论与伦理学》;亚当斯密的《原富》,即《国富论》;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即《自由论》;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

这几本书分别阐述社会演化、经济发展、政治自由、法律等,其中的观点和思想中国人几乎闻所未闻。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演论》,康有为称该书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事实上,赫胥黎的这本书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曾经共同在欧洲掀起了一场革命,几十年后这股力量才传到中国。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天演论》一经译出面世,就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青年一代几乎无人不读。青年毛泽东说他受到的最大影响的就是进化论的思想,进化论的思想让他相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而不是以前人们宣称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今不如古”等。

鲁迅有一段时间也天天读这本书,后来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天演论》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当时很多年轻人将“适”或“适之”作为自己的名或字,来表达自己对“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崇尚。

其中就有一个叫胡嗣穈的年轻人,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胡适,字适之。


8.     胡适,1891年出生,1919年时28岁。

安徽绩溪人,官吏家庭出身,父亲曾任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等职。

早年受严复的《天演论》等新思潮影响,改名胡适。先求学于上海的中国公学,后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杜威。

1917年,回国后被蔡元培聘请为北大英文部教授,并任《新青年》编辑,当时胡适还不是胡博士,因为还没有拿到博士文凭。博士文凭是他在十年后才回到母校补交了博士论文以后得到的,此后他又一口气拿了三十多个博士文凭,拿得手软。

“适”,自适应发展的意思,一种崇尚渐变的理论,一种渐进的质变,他不喜欢也不相信李大钊他们所倡导的激烈的剧变的方法,因而曾与李大钊等人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辩论。

1917年,胡适在还是文言文版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次提出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争论,一时间,支持者众,批判者众。

虽然胡适应该算是第一个正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但并不是最激烈的一个人,胡适的另外一个同事好像对文言文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他不仅大力主张消灭文言文,而且主张全盘西化,要求废除汉文,改用西洋文。

这个人叫钱玄同。


9.     钱玄同,1887年出生,1919年时32岁。

钱玄同,浙江吴兴人,官吏家庭出身,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曾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回国后在浙江嘉兴中学等学校任过教员。

1918年,蔡元培聘请钱玄同到北大讲授音韵学。

在消灭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方面,他不仅很坚决,而且还很有手段。

他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致陈独秀的白话公开信,倡导大家用白话文作文。然后又用化名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之反响》,以假身份反对白话文,然后按照事前策划,刘半农撰文应战,这两人以唱双簧的方式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关于新文化的论战。

这种通过自己人设计、自己人互骂、引起社会关注、别人大规模参战、形成焦点的手段,在八十年后中国迎来网络时代时,被广泛应用和发扬光大,并且有一个很通俗的名字,叫“炒作”。

炒作很有效果,《新青年》于1918年第4卷第1号开始用白话文出版。

三十来岁的钱玄同,很多观点都比较偏激,表现出一介书生的偏执特色。

比如说抛弃汉字改用西洋文,如果真的那样做了,钱玄同可能会就此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罪人。

比如他为了表示对封建遗老的厌恶,在自己 31 岁的时候说:“人到40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他可能算过卦,卦里说他活不过40岁。但是他这话说的太绝了,一点没有给自己留余地。

时间过的很快,9年转眼就过去了,他自己也到40岁了,但是他没有死,没有被杀,也没有自杀,也不故意犯点罪让人枪毙,仍然活得好好的,活蹦乱跳的,还能和人打架。

在他过40岁生日时,胡适等人把讣告、挽联、悼词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他死了,但是钱玄同赖着不死。

又过了一年,钱玄同要过41岁生日了,还赖着不死。于是胡适写了一首《亡友钱玄同成仁周年纪念歌》的古体现代诗给钱玄同贺寿:

  “该死的钱玄同,怎会至今未死?

  一生专杀古人,去年轮着自己。

  可惜刀子不快,又嫌投水可耻,

  这样那样迟疑,过了九月十二,

  可惜我不在场,不曾来监斩你。

  今年忽然来信,要做成仁纪念,

  这个倒也不难,请先读封神传。

  回家先挖一坑,好好睡在里面,

  用草盖在身上,脚前点灯一盏,

  草上再撒把米,瞒得阎王鬼判,

  瞒得四方学者,衷悼成仁大典。

  今年九月十二,到处念经拜忏,

度你早早升天,免在地狱捣乱。” 

钱玄同是研究语言学的,曾师从章太炎学过国学、音韵、训诂等,和他一起跟着章太炎学习国文的,还有一个人,叫周树人,即后来的鲁迅。


10.  鲁迅,1881年出生,1919年时38岁。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至周树人少年时,祖父遭牢狱之灾,致使家道败落。

周树人少年时念过私塾“三味书屋”,旧学功底深厚。18岁时带着借来的8块钱,从绍兴到南京入了江南陆师学堂求学。

后留学于日本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学的还凑合,但兴趣不大,未能以医为业。

回国后先在高中当老师,后被老乡蔡元培介绍到教育部里当小公务员。

公务员的日子生不如死,生活枯燥,工作枯燥,人枯燥,枯燥的生活和消极的情绪让他变得颓废,终日行尸走肉般地以抄古碑文度日。

蔡元培到北大后聘请了一帮学者当老师,但没有周树人。

因为那时候周树人还什么都不是,尽管年纪已经不小了。

不过蔡元培知道周树人是有才华的,至少有美术的才华,于是他让周树人为北大设计个校徽出来。

周树人很快就画出来了,不负蔡元培厚望,周树人设计出的校徽朴素、大方、简略、深刻,透露出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美的外表和真的内容。蔡元培很喜欢,北大沿用至今,已近百年。

后来很多学校的校徽都向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致敬,例如北京科技大学,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这种敬意。也有一些隐晦而暧昧地行致敬礼的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

如果鲁迅把这条路子打开的话,继续在外面多接一些绘画设计的私活,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还不错的艺术家,或者一个还不错的古碑文抄写家。

但他的人生之路还是悄然改变了,在他37岁的时候,在他度过了大半辈子的日子后。这个改变的直接诱发者,是他的同门师弟,那位刚刚宣称人到四十岁就该死的钱玄同。

他看到鲁迅已经37岁了,也就只有三年的活头了,很替他着急,于是想催促他过点有意义的生活,别整天在古碑文里混吃等死。

当时钱玄同还有一个身份是《新青年》的编辑,他向周树人和周作人约稿,约了好几次都没有约到,于是专程去找他,不想又见他一副颓废萎靡两眼发呆的鬼样子,桌上摆着一叠叠抄写的古碑文,他很生气地质问:

-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

-没有什么用处。

-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代表现在国内最顶尖的杂志《新青年》向你和你兄弟约稿了,你兄弟的稿子早都发给我了,你为什么迟迟不写?你这是什么意思?

-写那些有什么用?中国就好象一间铁屋子,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啊。

-哦,这个。。。。。。。

就这样,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被催生了,发表在《新青年》19184月号上,周树人首次启用了“鲁迅”这个笔名。

一时,“鲁迅”名声大振。

两年后,蔡元培聘请名声大振的鲁迅到北大任教。

在推广白话文的运动中,钱玄同功莫大焉,他不仅举着白话文的旗帜呐喊,还成功地忽悠别人用白话文写作,并从此使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代文学大家、一代思想斗士。

在跟着章太炎学国学方面,鲁迅与钱玄同还有一个共同的师弟,叫刘文典。


11.  刘文典,1889年出生,1919年时30岁。

安徽合肥人,少年时入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在这里认识老师陈独秀,颇得陈独秀的狂风。

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并随章太炎学习《说文》。

回国后,由陈独秀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

跟着章太炎学国文的钱玄同和鲁迅,后来都扛起了反文言文的大旗,而刘文典却坚决用文言文。

坚决用文言文的刘文典比坚决要消灭文言文的钱玄同还要狂放。

他研究庄子,他说中国懂得庄子的一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子本人,另外一个就是他刘文典。

他在西南联大当老师时,他说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冯友兰、他和唐兰两个人加起来算第三个。

他在安徽大学当校长时,当着蒋介石的面骂他是“蒋军阀”,然后两人开打,一个打对方嘴巴,一个踹对方肚子。蒋介石把他以刺杀领袖罪关押,最后法庭以街头斗殴案结案。

还是在西南联大时,他讥讽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同事沈从文:“在西南联大陈寅恪应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沈从文该拿四块钱。可我不会给他四毛钱。”

八个字:狂放不羁、光明磊落。

他看不上沈从文,因为他认为沈从文没有学术成绩,只是个写小说的伪文青。


12.  沈从文,1902年出生,1919年时17岁。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祖父曾任曾国藩部将,官至贵州提督。

至沈岳焕时,家道破落,已成寒门。沈岳焕幼时从军,小学学历。

五四时受到新文化思潮吸引,跑到北京做起了北漂,考学无果,在北大旁听,对鲁迅、胡适等人充满敬仰。

旁听之余,也学着鲁迅等人的样子做起了文艺青年,珍重其实地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从文”,并且用休芸芸、上官碧、璇若等女性化的笔名写一些爱情小说。

但是鲁迅显然看不上这种写罗曼蒂克情调小说的人,虽然鲁迅表达得没有刘文典那么赤裸裸,但言语之间充满了鄙夷。

他不仅认为沈从文写的东西是垃圾,还觉得沈从文是个喜欢玩小聪明的人,他给钱玄同说:“这一期《国语周刊》上的沈从文,就是休芸芸,他现在用了各种名字,玩各种玩意儿。”

“玩各种玩意儿”包括他曾经收到过沈从文用一个女性化名给他写的一封信。

那个很女性的化名,是“丁玲”。

不过鲁迅这次却搞错了,这封信不是沈从文化名写给他的,而是真的丁玲写给他的一封求助信。当然,也不能说沈从文和这封信一点关系没有,很有可能是沈从文给丁玲提的建议。


13.  丁玲, 1904年出生,1919年时15岁。

原名蒋伟,湖南临澧人,家境富裕,传为李自成的后代。

少年求学于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在这个学校,她有一个大自己8岁的老师叫陶斯咏。

后逃婚至上海,在陈独秀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受陈独秀影响,思想激进,自行废除姓氏,只选一个最简单的“丁”字作自己的姓。

后从上海到北京,与沈从文一样成为北漂一族,他们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北漂族:不上学,不上班,只为了一个理想在北京漂着。

不同的是:那时候的北漂不是被拍电影所吸引,而是被新思潮所吸引;不过当然,几十年前的北漂族和几十年后的北漂族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是心怀梦想的追梦人。

几十年后的北漂是冲着北影去的,当时的北漂则是冲着北大去的。当然,再后来的北漂就只是冲着北京去的。

在北大蹭课旁听过程中,她认识了另外两个北漂人:沈从文和胡也频。

胡也频,“左联五烈士”之一,丁玲的第一个丈夫。


14.  胡也频,1903年出生,1919年时16岁。

福建福州人,家庭贫困,没上过什么学,少年时在某首饰铺当学徒,

后到上海、北京等地流浪谋生。

在北京谋生时,在一公寓里打杂,公寓里住了一些大学生,受学生们的影响,逐渐成长成一名文学青年,常去北大蹭课听,一来二去认识了丁玲,一来二去又和丁玲好上了。

沈从文丁玲胡也频三个人是志(tong)同(bing)道(xiang)合(lian)的老铁,胡也频和丁玲谈起了恋爱,沈从文非常开心地做着大灯泡,三人经常围坐在一个被窝里谈理想论人生,互相蹭着对方的腿。

三个人都是穷光蛋,冬天里主要的取暖工具是太阳,主要的食物是大白菜,经常还吃了上顿没下顿。

有一段时间,丁玲实在熬不下去了,准备离京回乡,临行前给鲁迅写了一封求助信,在表达了对鲁迅的敬仰以后,说自己一个弱女子在社会上怎样不容易活下去,她已经在北京碰过许多钉子,但还是没有出路,想请求鲁迅代她设法找个吃饭的地方,哪怕就是到报馆里当个印刷工人都可以。

鲁迅当时正在用笔和别人开战,战的不亦悦乎,战事正酣。接到这封信后请人辨别真伪,看是不是敌方阵营派过来的奸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字体好像是“休芸芸”的字,鲁迅于是很不屑地弃之不顾,和我玩这种小聪明小伎俩,幼稚。

这件事情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沈从文和丁玲的关系更好了;另一方面沈从文和鲁迅两人之间自此竖起了一道隔阂,终生不曾来往。

鲁迅当时已是文坛名士,沈从文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文青。但几十年过去后,在很多对20世纪中国作家的评价中,认为鲁迅第一,沈从文第二。但这第一和第二两人却一生都没有好好地坐下来交流过,不可不称之为一件憾事。

丁玲和胡也频后来追随鲁迅,参加了左联;沈从文则经人介绍后追随胡适,到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任教。

胡也频被国民党抓捕后,沈从文这个看起来很柔弱的男人和丁玲一起奋力营救,未果,后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

胡也频遇害后,丁玲与沈从文担心丁母承受不了这个噩耗,两人商量决定沈让从文以胡也频的名义给丁母写家书报平安,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没想到几年后,丁玲又被国民党绑架了,三年时间都杳无音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沈从文以为她死了,写《记丁玲》以悼之。

却不知丁玲并没有死,消失了三年后被共产党营救,逃离南京,直奔延安,成为抵达延安的第一位知名女作家。

延安,当时是革命的圣地,革命的圣地上,没几个读书人。

革命是火热的,读书是寂寞的。

在这个火热的地方,有一个寂寞的诗人。

他虽写得出天下文章,作得出豪迈诗篇,却找不到一个可赏之人,哪怕是一个骂他的人,更不用说互赠诗词互相唱和的了。

他不缺少战友,但他缺少知己。虽身为领导,但写出的诗词却无人能赏,满腹才华无人识,精妙文章少人读,多少不是一种凄凉。

他不缺少对他表示尊敬的人,但缺少和他同一高度和他才情对话的人。

十几年后,他的一篇诗词不小心被国民党人看到并迅速传播开来,国党内部惊为天人,看尽国党精英,竟然无人能及,蒋介石岿然长叹。

当然,他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在一群土包子中终于迎来一个能在文学创作层面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非常高兴。

何况这个人还是自己的湖南小老乡,老乡不算什么,身边的湖南老乡多了去了,但同时1:丁玲还是毛泽东的好朋友的妻子的干姐姐的女儿,这就成了一家人了;同时2:丁玲还是自己的初恋情人调教出来的得意门生,从丁玲的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初恋情人的影子。

虽是新面孔,如遇故人来,红颜又知己,叫人如何不开怀?

毛泽东很开怀。

丁玲虽然算不上大美女,但也很俏丽,气质优雅,风姿绰约,在漫天风尘的黄土高坡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诗人毛泽东有一天挥毫写下一首词《临江仙•赠丁玲》:“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当时丁玲不在自己身边,他迫不及待地想让丁玲读到,于是让发报员通过军用电报发给前线的一军团司令部,由聂荣臻转交丁玲。

据说毛泽东一生中只有两次用军用电报给个人发信,这是其中的一次。

这么多字,发电报得多少钱啊?那可是公费私用啊。

丁玲对毛泽东也颇有好感,两人互引知己,彼此作文互赠,丁玲有事没事就跑到毛泽东的窑洞里聊天聊地聊感情。

如果不是另外一个女人的出现,他们说不定会发生很多故事。丁玲对那个女人一辈子不爽,说她是“小家子气”、“三流演员”。

多年后,当丁玲历经人间沉浮、世事沧桑,故人都已西去时,她叹道:“忆几十年大好年华悄然消失,前途茫茫而又白发苍苍,心高命薄,不觉怅然。”

对了,“同时1”中提到的,丁玲的一个身份是毛泽东的好友的妻子的干姐姐的女儿。这句话简单地可以这么说:丁玲她娘和向警予在周南女中时是同学。


15.  向警予,1895年出生,1919年时24岁。

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

1911年,16岁的向警予由湘西到长沙,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读书,在周南女校,向警予等七位同学共结金兰。在这结拜的七个姐妹中,大姐叫余曼贞,32岁,孤儿寡母拖儿带女从澧县奔来常德娘家读书,她的女儿叫蒋伟,后改名丁玲。七姐妹中向警予最小,经常帮着大姐照看小丁玲。

虽然向警予年龄最小,但在学校的名气却最大,她不仅有这七姐妹,另外还和另外两个女生在一起并称“周南三杰”,在“周南三杰”中,排名前二。

另外两个女生中,一个叫蔡畅,就像我不知道北大和清华到底谁应该排第一一样,我同样没搞清楚“周南三杰”中谁排第一,不过,把蔡畅排在第三位她应该是不会闹情绪的。

因为,除了向警予外,另外一个女生的名字叫陶斯咏,毛泽东的初恋情人,前文“同时2”中的女主角。



===============================

【20170803ph按】

这些文字完成于2011年上半年,是一个我写作计划中的初步底稿,当时小范围内以及在我的博客里发布过,网上也有几个地方转载,当时取的名字是《激情飞扬的岁月》,后来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名字《猛回头已百年身》,原计划在2019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时完稿出版,后来时过境迁,我的兴趣转移,此文再没扩充过,也不大有可能再写,遂再发布于我久未更新的公众号,以作留存。分七次发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